今天上午听了郝涂根院长的访美讲座,看了一些相关的异国风情图片,我的心灵有了很大的触动,感想多多,慨叹多多——美国有许多东西真的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、借鉴的。
美国空气清新,城市与乡村差别不大,所有的地方看起来都像公园,注重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。他们关注健康,珍爱生命,比我们更懂得珍惜自己,更懂得如何去更好地生存,更好地享受生活。——自珍
美国到处可看到互帮互助、互谦互让的举止,到处能听到“Excuse me.” “Thank you.”“Sorry .”“How are you going?”等礼貌语言。男人特绅士,女人特淑女。他们把为他人效劳当作乐事,看成责任,国民素质很好。——文明
美国建筑普通,不突显,很少看得到高楼林立,随处可见低矮的房屋。最让我惊讶的是: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行政楼不过只有三层,竟然无法与我们的安庆师范学院相比。我怎么都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可细看其内部应有尽有的设施,其间的差距就让我们自叹弗如了。那些所谓的“文字搬家”更是让人惊慕不已。美国人爱看书,注重知识的汲取,几乎每条街道都有图书馆。图书馆很大很多,知识传递便利、快捷,人文素养很好。他们懂得用文化武装自己,陶冶个人情操。有人说中国人要“面子”,西方人重“里子”。我不敢苟同,可我确实感受到美国深厚的底蕴,丰富的内涵。——内“秀”
美国注重人文教育、创新教育。他们课堂教学差距大,上学弹性大,学时伸缩性强,学生的学习是享受性的学习。比起他们,我们似乎有些功利化。曾有人把我们学生的学习称作“魔鬼般的学习”,我无可置否。美国积极培养顶尖人才,大胆开发利用优秀人才,注重创新学习。强调过程,强调创造性。教师要有创造性的工作,学生要有创造性的学习。——理念新
对我们中国来说,诸如此类方面是不是都还欠缺点什么。也许我们也做了,努力了,是不是我们还努力不够呢?是不是我们还需要完善呢?在我们中国,课堂教学传统、保守,社会环境、考试制度与课程改革不等价。尽管“课改”的口号喊得很大很响,可多种外来因素仍将我们的学生束缚成了“莘莘学子”、“苦行僧”。这不让人慨叹吗?这不值得反思吗?
我们不能否认美国的强大真的是有缘由的。我们有的东西他们有,我们没有的东西他们也有。他们是在创造自己!而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新,缺乏创造性。我们大多在效仿别人。我们也应该创造出自己的一些东西!
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,教育发展希望在教师!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!我们应该深深感受到作为教育者责任的重大。我们要加强研修,不负众望,不断提升自己,力做研究型创新型教师,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!
如今国家给予我们如此好的研修机会,我们要好好珍惜,刻苦努力,充实度过每一分每一秒,捧着一颗心来,取得“真经”回去,造福于国家,造福于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