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亲身感悟,抛砖引玉
2010/12/15  

11月18日下午,按照国培计划(2010)--安徽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英语班的课程安排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式研讨:大班环境下教学目标的实现。课题由班主任王先荣老师在两天前为大家选定,并要求各小组(以寝室为单位)利用课外时间做好准备。当然,这一话题也是我们这些来自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,大家也都非常感兴趣,有想法,有感受。

为了便于交流讨论,王先荣老师带着大家把座位分散在教室两边,这一形式不由自主的把大家带到轻松自由的氛围中。

讨论于下午一点半准时开始,班主任王先荣老师首先明确了研讨目的和要求,指出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,希望学员之间畅所欲言,互相讨论,并能提出问题,给出建议,最终达成共识,有所收获。

研讨由来自五河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刘保卫老师主持,王先荣老师和刘保卫作穿插点评,来自明光的蒋正东作笔录。

班长刘保卫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经历,由于他在读研期间主要研究中外教学比较,深感中外教学的差异:外国教学特点主要从实践到理论,而本国现状是重理论,实践操作比较难。然后,他介绍了自己在五河县主持并推广“导学案”教学法的情况。感受到这种教学法能很好体现教师主导,学生主体,自主学习,以相对独立的形式进行有效学习的方式,最后他又向大家展示了导学案的课堂模式,激起大家的讨论热情。

来自怀远的幽默大师陈思远主动上台,首先阐明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,强调对薄弱学生问题的设置要简单,并予以表扬,而对于好学生则应设置一些较难的题目以调动其学习热情。然后又对课堂热身作了几点说明,如:不宜时间过长,问题设置要易激起课堂探索,并且要贴近学生生活。

下一个发言的是来自定远中学的白红虹老师,她生动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以及成功的解决办法,如通过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奖励与惩罚糖果等形式,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,调动学生的兴趣等方法,值得大家学习。巧的是她们学校也申请了并正在进行的有关了大班教学课题,通过运用展示课,才艺课等形式,效果非常好。最后,她又请大家帮她解决学困生的英语教学问题。

接下来,来自宿州的杨玉芬老师对白老师发糖果等形式提出质疑,然后又谈了自己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:如分组PK,对设计任务完成较好的组加分,之后差的小组为好的小组做一件有意义的事,并且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共同进步。

来自阜阳九中的白雪玲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成功经验,主要是把活动竞争引入课堂。具体实施办法有:课前三分钟小演讲,集体办小报刊并进行评比等形式。

当大家一致邀请来自太和民族中学的王红梅老师发言时,她感受颇深,因为她现在的班级有100人左右,自己主要通过课代表,小组长等来分解任务和压力。当谈及学生,我发现王老师动情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是啊!出来几天了,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!

马永红老师来自肥东,她同样采用帮带模式,即师傅带徒弟,并进行小组评比形式,以提高帮带效果。

来自旌德的张志云老师采用分层法教学的具体措施是把学生分成ABC等层次,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布置与要求上各不相同,并且要认真思考,独立完成。在考试评价方面,她的方法比较实用,如试卷评讲后,再进行二次考试。听力也进行一次,二次,三次分层次重复听力训练。最后,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:一是显性分层易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,一是分层教学的备课量大。

左宗仁老师来自农村改革发祥地,他深有感触地反思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:我们应该追求引导学生快乐学英语。他指出在分组评比中精神力量的重要性:“红星闪闪伴我成长”。并且告诉大家,作为老师也要学会“偷懒”即把检查任务分散到总检查长,副检查长,组长和组员身上。最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:考试还是给学生和老师产生压力的重要因素。

最后出场的是涡阳的张广阔老师,他详细阐述了老师的爱与激情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。

时间不知不觉已到了四点半,要不是王先荣老师的提醒,大家将继续热烈地讨论下去。班长刘保卫老师作了简单的总结,最后,王老师说,这次讨论只是开始,希望我们以后能多多深入交流,互相学习,相互借鉴,能够真正提高自身教学水平。

关闭窗口